公告內容
運動健康:
聽朋友說減重靠吃跟有氧就好,不用做肌力訓練,是真的嗎?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發布日:2020/ 06/26
【研究證據】近年來,許多研究顯示阻力運動與有氧運動對於健康皆有顯著益處,並傾向於建議兩者應並行。有氧運動能有效降低體脂,且能保留或增加肌肉組織。搭配能增進肌力和肌耐力的阻力訓練運動,則可以進一步減少瘦肉組織在減重過程中流失。因此,運動的選擇會建議以游泳、慢跑、騎腳踏車、快走、體操等有氧運動搭配健身房內的阻力型運動,可依個人的身體狀況,來選擇或合併多項運動。運動的強度,則以有點累又不會太累的中等強度為主。
【也要注意】運動前後須搭配一些伸展運動與緩和運動,以增進身體柔軟度來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,特別在年長者尤其重要。
【可這麼做】一週以4~5日的有氧運動(30分鐘至1小時)搭配2次重量訓練(約1小時),運動前後都搭配5~10分鐘的拉筋或其他伸展運動(如瑜珈)。
詳全文
嬰幼兒健康:
孩童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? 兒科醫師這樣說…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
第770期 2020/06/19
孩童發燒怎麼辦?食品藥物管理署 (下稱食藥署)特邀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、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說明,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,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,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,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了解所致。
有些孩童耳溫超過攝氏(下同)38度發燒時吃退燒藥,體溫降回37至38度間已算退燒,但因未降到36至37度,家長繼續讓小孩吃藥,就是過度使用。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,發現還在燒,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,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。
退燒需要時間等待,口服退燒藥的作用時間大概要1至2小時,有家長因為擔心小孩發燒,忽略了兩次退燒藥要間隔6個小時以上,若未間隔6個小時又發燒了,家長就給了第二次,很容易出現藥物中毒或副作用。有些家長則擔心孩童服用退燒藥會讓免疫功能下降,容易有重症,事實並非如此。以下介紹我國常見的兩種退燒藥糖漿,成分為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。
Acetaminophen(24 mg/mL)
這是普拿疼的成分,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,不含阿斯匹靈、不傷胃也較溫和,但對高燒較不易退燒,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,每次服用1/2體重的CC數 (如:體重是10公斤,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),最多每4個小時服用1次。
NSAIDs (Non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):Ibuprofen (20 mg/mL),劑量的算法有兩種:
發燒超過39℃以上是每次服用1/2體重的CC數(如:體重為10公斤,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),發燒超過39℃以下是每次服用1/4體重的CC數(如:體重為10公斤,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.5CC),通常服用1~2小時會退燒,最多每6小時服用一次,此類藥物的退燒、止痛效果較佳,但較傷胃。
塞劑(非炎)
一般一顆塞劑是12.5mg,13公斤以上的孩童,一次約可以使用1顆,間隔8小時可以使用一次。
食藥署提醒一般口服退燒藥需要1~2個小時,若未退燒,可間隔1小時以上再考慮使用第二種退燒藥,不過Acetaminophen需間隔4小時以上,Ibuprofen需間隔6小時以上,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。
詳全文
生活健康:
正確佩戴口罩方式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
第769期 2020/06/12
詳全文
用藥健康:
抗生素也能消炎止痛 是真的嗎?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
第769期 2020/06/12
常聽有人說吃「消炎藥」可以抗發炎,其實指的是「抗生素」!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特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筑鈞藥師說明,消炎藥是可以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,或是類固醇等藥物;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如: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,或是黴菌等外來微生物引起的感染,臨床上一般指的是抗細菌抗生素。當抗生素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後,才能讓感染部位的發炎症狀減輕、消除。食藥署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,兩者實不應混為一談。
許筑鈞藥師說明,抗生素的種類繁多,每種都有特定的有效抗菌範圍。醫師會根據感染部位、感染程度及病人採樣培養結果等判斷致病細菌種類,再依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濃度、副作用的多寡、病人年齡及病人的肝腎功能等種種考量,選擇有效的抗生素並擬定療程時間及劑量,若要發揮作用,需要選對抗生素,並有足夠的組織濃度及治療時間,以免未達治療效果,反而在用藥過程中出現抗藥性細菌。
要注意的是,未感染而濫用、選錯抗生素、未完成療程或藥量不足等不當使用抗生素的情形,便是造成抗藥性細菌的主因,而要避免抗藥性細菌的出現,有三不原則可減少抗生素濫用:
(1)不自行購買
抗生素屬於處方用藥,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,必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檢驗,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,以及選擇適當的抗生素。
(2)不主動要求
許多人會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,在就診時主動要求醫師開立,但若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,不但會造成身體負擔,還可能產生副作用,有時甚至會殺死體內的正常菌叢,造成免疫力下降。
(3)不隨便停藥
抗生素一定要按時服藥,並完成整個療程,切勿因症狀有所改善而自行停藥,以免造成細菌衍生出抗藥性,原來有效的抗生素也就不再有效了。
萬一發生抗藥性細菌感染,世界各國都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,需要民眾與醫學界共同努力應對。
詳全文
疾病健康
斷食法可以降低血糖,改善糖尿病,是真的嗎?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發布日:2020/06/19
1.斷食法指的是每週不連續的兩天中,都只吃一餐500大卡。此種飲食方式,除了可能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、體重降低及肌肉流失外,若糖尿病患者貿然採用此種斷食法,還可能因為熱量攝取不足,導致低血糖發生,甚而身體將脂肪分解燃燒產生酮體,造成腎臟損傷。
2.糖尿病治療最重要就是做好血糖管理,應與醫師、營養師配合,依專業建議選擇適當的健康飲食,規律運動、戒菸、體重控制及定期監測血糖,才能有效控糖及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之風險。
詳全文
食安健康:
世界食安日 從家開始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
第768期 2020/06/05
廚房裡的廚具、砧板跟冰箱,如果沒有好好清理,會滋生多少細菌?這些每天會接觸到食品的地方,都跟我們的食品安全息息相關。每年6月7日是「世界食品安全日」,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將主軸訂定為「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」,食品安全除了是政府、生產者、經營者的責任,更是每個人的責任,民眾若能夠「從家開始」,由接觸食品最密切的冰箱整理開始,就能做好自我的食品安全與維護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下列冰箱整理5撇步:
(1)定期清潔冰箱
許多人在清理冰箱時,才發現冰箱裡的食品放到過期,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購買的,建議每一季至少徹底將冰箱做一次整理與清潔,才能讓冰箱的空間使用維持最佳狀態。
⑵注意冰箱保存溫度
收納時不要擋住出風口,以免影響冰箱的使用效能,應讓冷風保持良好的循環,並注意冷藏櫃及冷凍庫的溫度要達到0~7˚C及-18˚C以下的標準。
⑶生熟食分開
生食與煮好的熟食一定要分開擺放,擺入冰箱前要先用分裝袋妥善地包好,擺放時也要掌握清潔度較高的熟食放在上架,清潔度較低的生食置於下架,這樣可避免生食流出的血水污染下層的熟食。
⑷寫上購買日期
冰箱保存的食品,並非永遠不會變質,應該以「先進先出」為原則,也就是先買的先吃完,並在有效期限內使用完畢。若為散裝、生鮮的食品,可以在包裝袋上確實標示購買日期。
⑸先分裝再冷凍
海鮮、肉類等生鮮類食品,可先分裝成每次要使用的份量,避免食材反覆解凍冷凍,維持冷鏈不斷。
平常妥善管理冰箱,食品自然就能保鮮,吃下肚的也就會是新鮮、安全的食材,為了響應世界食品安全日「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」,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動手來做冰箱的清潔、食材烹調,或是親子共進晚餐,讓我們的家能夠成為溫暖的場域,也是食品安全教育的最佳場所。
詳全文
|